行业技术
战国时期发生在秦,赵之间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是?秦王嬴政与秦昭襄王的关系
秦昭襄王嬴稷是秦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,他奠定了秦统一战争的胜利基础。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,和大家一起分享。
当我们回顾战国历史的时候,便能发现,秦国的崛起并不是一朝的事情。如果,我们以秦孝公任用商鞅奖励耕战为起点的话,那么到秦始皇嬴政“奋六世之余烈”彻底荡平山东列国为结束的话。便能发现,这个过程是极其漫长的,以至于,先后历经了秦国七代君主,才彻底的完成荡平六国的大业。而当我们再回首看这段历史的时候,便能发现,秦昭襄王在位时期,则成为了最为关键的决胜时代。
历史上的秦昭襄王嬴稷,可以说是一个战国时期少有的一代雄主。所以称其为雄主,在于其在位半个世纪多的时间中,奠定了日后秦始皇荡平六国的基础。这样的原因,是因为在秦昭襄王时代,战国时期数场著名的大战,都爆发在这个历史时期。以至于,在经过数场生死大战后,都会有一个诸侯国开始走向衰弱。并且,从秦国的发展史上来看的话,秦昭襄王时期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。这是因为,秦昭襄王在位时期,商鞅变法的成果已经完全转变成了一种优势,这便是承上。而启下,则在于秦昭襄王时期,虽然没能荡平列国,但是经过战火的洗礼,山东列国再也没有力量对抗秦国。那么,我们就来了解下,这个秦昭襄王时代,给予山东列国的沉重打击。
首先,秦昭襄王时代,对于山东列国来说简直就是如同噩梦一般的时代,正是在这个时代,秦国近乎将所有的对手,都赶下了历史的舞台。而这中间的四场旷世大战,则奠定了秦国日后荡平六国的基础。而这中间的第一场大战,当首推伊阙之战。在战场战役中,秦国名将白起,凭借劣势兵力,迅速的击穿了韩、魏联军的阵线,在大败联军的同时,还俘虏了魏国主将公孙喜。
根据史料记载伊阙之战,韩、魏联军的损失达二十四万之巨。在损失大量有生力量的同时,这场战役也使得韩、魏两国失去了大量的领土。以至于,在这场战役后,魏国再也无法单独对秦国构成威胁。秦国的东出因此次战役,再无阻力。并且,韩、魏所损失的河东、武遂则使得秦国的国力,得到了实质性的增长。至此,韩、魏彻底的成为了在诸侯间左右摇摆的存在。
第二场大战,则是五国伐齐之战。这场大战中以秦、赵、燕、魏、韩五国之兵力,迅速的席卷了整个齐国。这中间齐国七十余座城池,全部都落入了联军的手中。虽然,齐国凭借着顽强的生命力,得以复国。但是,因为战争对齐国的破坏,使得齐国彻底的失去了逐鹿中原的能力。同时,在这场大战之后,齐国对于列国之间的事务,也采取了不干预的态度。以至于,在日后秦始皇扫平六国的过程中,齐国则一直保持着一种沉默,直到其余五国被灭,齐国才不得已选择投降。
第三场大战,为白起伐楚之战。根据《史记》记载,秦将白起曾三次领兵伐楚,而第三次更是占据了楚国经营八百年之久的国都。当然,在白起伐楚的背后,实际上是无数条楚国人生命的黯然。在此后的岁月中,虽然楚国的明君楚考烈王,席卷了整个泗上地区,并绕过秦军的兵锋,收复了一些城池。但是,楚国的国力,直到灭亡也没有在恢复到此前的境地。
第四场大战,便是长平之战。战国时期一直孱弱的赵国,在列国纷纷走向衰弱之后,开始一跃成为了强国的存在。因此,秦昭襄王末期,同赵国进行决战,成为了秦国的必然选择。同时,这场大战不仅决定了秦、赵两国的命运,也决定了日后列国是否有能力抵抗秦国的攻势。而这场大战的结局,想必每个人都清楚,那就是战国四十万大军全军覆没。这样的情况,在决定了赵国日后命运的同时,也使得列国中再也没有任意一国能够单独抗衡秦国。
历史上的秦昭襄王时代,可以说是秦国关键的决胜时期。通过以上四场大战,我们便能发现,秦昭襄王极大的加快了秦国荡平列国的步伐,以至于在秦昭襄王离世后,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,秦国便彻底的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大业